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奢华的宫廷生活图景。"红日已高三丈透"表明时间已经是上午,太阳升得很高,光线透亮。"金炉次第添香兽"则展示了室内的奢侈和庄重,香兽被不断地添加到金炉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红锦地衣随步皱"这一句通过对宫女脚下红色锦缎的地衣随着她们的移动而皱褶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场景中的富贵与动态之美。"佳人舞点金钗溜"中的"佳人"通常指貌美的女子,这里她正翩翩起舞,耳边的金钗随着舞姿轻轻摇曳。
"酒恶时拈花蕊嗅"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诗中的人物因为不喜欢酒味,所以偶尔品尝着花朵的嫩蕊。最后一句"别殿遥闻箫鼓奏"表达了远处传来的一种乐器演奏声,这里的"箫鼓"可能是古代宫廷中的某种乐器组合,声音悠扬而遥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个优雅、高贵且有些许闲适的情境。
不详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
馀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