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题

此心忠义出天资,奴隶儿童莫强为。

燕雀不知鸿鹄志,牛羊徒饰虎狼皮。

事当桀犬吠尧日,书在塞鸿归汉时。

拔剑问天天不语,料天还愧负男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颗心忠诚正义出于天赋,儿童奴隶无需勉强效仿。
燕雀不懂大雁的远大志向,牛羊只适合披着虎狼的皮。
当权者像夏桀之犬对着尧日狂吠,历史记录在边塞鸿雁回归汉朝的时刻。
拔剑向天质询,但天空沉默不语,料想连天也会对男儿的壮志感到惭愧。

注释

忠义:忠诚和道义。
奴隶儿童:地位低下的孩子。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桀犬吠尧日:比喻暴君的走狗对圣明君主的攻击。
塞鸿:边塞的大雁,象征传递信息的人。
拔剑问天:表达强烈的质询或决心。
愧负:使感到羞愧或辜负。

鉴赏

此诗语言雄辩,意境高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和不屈的个性。首句“此心忠义出天资”表明诗人的忠诚和正义源自天性,不是后天所求。而“奴隶儿童莫强为”则警示世人不要将自己或他人强迫成为不自由的状态,体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接着,“燕雀不知鸿鹄志”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小鸟无法理解大鹤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牛羊徒饰虎狼皮”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些人虽然外表看似强悍,但实际上并无真正的力量,只是徒有其表。

再下来,“事当桀犬吠尧日,书在塞鸿归汉时”通过历史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赞美和自比之意。其中“桀犬吠尧日”暗指古代桀犬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书在塞鸿归汉时”则是说李广曾在边塞上留下战功,如同古人塞上的鸿雁传递信息。

末句“拔剑问天天不语,料天还愧负男儿”更是表达了诗人面对天地的质疑和自信。虽然天不言语,但诗人自信自己的行为与选择是正确的,甚至认为天也会为不能公平对待世间男儿而感到愧疚。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不畏强权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夜步水西

半趿芒鞋过水西,楼台灯火未多时。

山羞见我头头转,月怕抛人步步随。

枫叶卷愁秋去早,溪声翻笑夜归迟。

柴门只解关烟雨,不隔离愁些子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岩桂

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

谩与篱花争晓色,肯教盆蕙压秋芳。

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郤家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岩桂落英

净扫庭阶衬落英,西风吹恨入蓬瀛。

人从紫麝囊中过,马踏黄金屑上行。

眠醉不须铺锦褥,研香还解作珠缨。

宫娥未许填沟壑,收拾流酥浸玉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知遇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