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

虚籁起还休,轻丝断复抽。

鬼啼湘竹雨,木落洞庭秋。

因子作浙操,令人悲楚囚。

苍梧不可叫,杳杳暮云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虚无的声音时起时歇,细丝般的乐音断断续续。
仿佛鬼魂在湘竹林中哭泣,伴随着洞庭湖畔的秋雨声。
因为这情境,让人想起在浙江的忧伤曲调,如同楚囚的悲歌。
在苍梧之地无法呼喊,只有傍晚的乌云弥漫着深深的哀愁。

注释

虚籁:空灵的声音。
起还休:时起时歇。
轻丝:细丝般的音乐。
断复抽:断断续续。
鬼啼:鬼魂的哭声。
湘竹:湖南的一种竹子。
雨:雨水。
木落:树叶落下。
洞庭秋:洞庭湖的秋天。
因子:由于这个原因。
浙操:浙江地区的音乐。
楚囚:古代被囚禁的人,这里比喻悲伤的情绪。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远方或哀愁之地。
杳杳:深远、迷茫的样子。
暮云愁:傍晚的乌云,象征愁绪。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琴》,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琴声与自然景象的交融,传达出深沉的情感。"虚籁起还休,轻丝断复抽",以空灵的琴音比喻琴弦的起落,形象生动;"鬼啼湘竹雨,木落洞庭秋",将琴声与湘竹夜雨和洞庭湖畔的秋景相融合,营造出凄清的氛围。"因子作浙操,令人悲楚囚",表达了听者因琴声而生发的对不幸者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最后两句"苍梧不可叫,杳杳暮云愁",借苍梧之鸟无法鸣叫,暗喻哀愁难以言表,以暮云的迷茫象征内心的愁绪。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琴声为媒介,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听琴

凄凉乌夜啼,怨抑雉朝飞。

有室宁非愿,无枝可得依。

天涯心独苦,岁晚泪频挥。

莫作将归操,风尘久念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社日饮乌衣园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

同倾社日酒,还忆故园人。

孤塔苍烟迥,空堂翠草新。

醉归还自笑,吾亦素衣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即事六首(其六)

多年不访凤山春,清赏归时肯见分。

伏虎移来湖上石,瑞龙飞下海南云。

眼根磊落祛尘翳,鼻观清虚发妙闻。

坐对翛然谁与语,绿阴蝴蝶自成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即事六首(其五)

山中幽兴尽无穷,不管萧萧四壁空。

渐觉愚巾便暑戴,偶逢贤酒亦时中。

映阶草色带朝雨,隔屋笋香吹晚风。

搔首南窗有奇事,绿杨初破石榴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