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门听赦咏雪

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

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

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

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

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

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

归家得细说,平分遗妻儿。

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

生活太冷淡,侑以一篇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云彩如叶覆盖在鸡竿上,雪花闪烁在鸾旗周围。
满眼丰收的景象,飘洒进万寿杯中。
众多仙女般的仪仗队,身影纷乱了百官的行列。
她们知道楼头的喜悦,舞姿却依然矜持。
可怜的教坊女子,脸颊绯红,舞动着婆娑身姿。
天公露出微笑后,风似乎也变得迟缓。
小书生惊叹这壮观景象,拿着笏板都不敢轻吹灰尘。
回家后细细讲述,与妻儿分享这份快乐。
坐在三尺高的茅檐下,赏玉般的美景足以驱散饥饿。
生活虽然平淡,但一首诗便能增添几分乐趣。

注释

鸡竿:古代的一种旗帜,象征权威。
鸾旗:装饰有鸾鸟图案的旗帜,用于仪仗。
丰年意:丰收的景象,寓意吉祥。
万寿卮:盛酒的大杯子,常用于祝寿。
玉:形容美景如玉。
持:保持,矜持。
教坊:古代宫廷中的音乐机构。
婆娑:舞姿摇摆的样子。
笑罢:笑过之后。
风来迟:风似乎因天公的笑声而暂停。
小儒:谦称自己为小书生。
吹:这里指吹拂尘土。
妻儿:妻子和孩子。
茅檐:简陋的屋檐。
侑:陪衬,增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宫廷中一场盛大的赦免仪式,雪花纷飞的场景。"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形象地写出云彩如叶般低垂,雪花在华丽的鸾旗间闪烁,营造出庄重而祥瑞的气氛。"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表达了对丰收和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雪花仿佛融入了庆祝的酒杯。

诗人接着描述了宫中嫔妃和百官的仪态,"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犹如玉人列队,仪态万千,秩序井然。"楼头喜"和"舞态方自持"则展现出人们的喜悦之情,舞者们在雪花中保持着优雅的舞姿。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描绘了教坊女子在欢乐中的娇羞之态,"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则寓言般的表达上天的欢笑使得时间都仿佛停滞。诗人自己也被这壮观景象所震撼,"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回家后只能细细讲述给家人分享。

最后,诗人以平凡的生活琐事作结,"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即使在简陋的屋檐下,欣赏这样的美景也能带来快乐,生活虽平淡,但诗歌增添了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宋代宫廷雪景中的宏大气象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安隐轻节序,艰难惜欢娱。

先生守苜蓿,朝士誇茱萸。

前年邓州城,风雨倾客居。

何尝疏曲生,曲生自我疏。

岂无登高地,送目与云俱。

门生及儿子,劝我升篮舆。

出门复入门,戈旆填街衢。

去年郢州岸,孤楫对坏郛。

莫招大夫魂,谁揽使君须。

独题怀古句,枯砚生明珠。

亦复跻荒戍,日暮野踟蹰。

白衣终不至,眇眇空愁予。

今年洞庭上,九折馀崎岖。

时凭岳阳楼,山川看萦纡。

孙兄语蝉连,王丈色敷腴。

不用踏筵舞,秋风摇菊株。

乐哉未曾有,是梦其非欤。

丈夫各堂堂,坐受世故驱。

会须明年节,醉倒还相扶。

此花期复对,勿令堕空虚。

明日风景佳,南翔先一凫。

可言知机早,政尔因鲈鱼。

分襟肺肝热,抚事岁月迂。

归家问瓶锡,生理何必馀。

相期衡山南,追步凌忽区。

回首望尧云,中原莽榛芜。

臣岂专爱死,有怀竟不舒。

老谋与壮事,二者惭俱无。

形式: 古风

蜡梅

智琼额黄且勿誇,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愁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形式: 古风

墨戏二首(其一)兰

鄂州迁客一花说,仇池老仙五字铭。

并入晴窗三昧手,不须辛苦读骚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大龙湫

晓行苍壁中,穷处仍高崖。

白龙三百丈,欲下层颠来。

映日洒飞雨,绕山行怒雷。

潭影纳浩荡,云气扶崔嵬。

小儒叹造化,办此何雄哉。

亦知天下绝,尊者所徘徊。

三生清净愿,俗缘故难开。

践胜吾岂敢,稽首傥兴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