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君马黄》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对比君马与臣马的不同颜色和赠予的策杖,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君马黄,臣马黄”,以“黄”色作为君臣身份的象征,暗示了君臣地位的尊卑。接着,“两骖随靳相回翔,纆牵冲冲从短长”,描绘了君臣并驾齐驱的场景,马匹在主人的引导下自由地行走,象征着君臣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随后,“君马黄,臣马白”,进一步强调了君臣角色的区分,黄色代表君主,白色则象征臣子。这种色彩的对比,不仅体现了权力与服从的关系,也蕴含了对君臣职责的期待与要求。
最后,“赠君黄棘之枉策,可以南,可以北”,诗人将黄棘之枉策作为礼物赠予君主,寓意深远。黄棘之枉策既可南行亦可北往,象征着君主拥有广阔的治理空间和灵活的决策能力,同时也提醒君主应具备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能妥善处理政务,展现出君主的智慧与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马匹颜色的对比和赠策寓意的阐述,巧妙地传达了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与责任,以及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