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

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

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收拾好书籍踏上遥远的旅途,预计在外不经过春天就不会归来。
翻箱倒柜只为了找酒来求一醉,登上小船自嘲着自己的贫穷。
湖面上的波浪移动着彭蠡的月影,树木掩映中仿佛藏匿了汉陵的古人。
曾经试着担任小吏前往官府,那里的仪仗和旗帜感觉格外亲切。

注释

束书:收拾书籍。
成远去:踏上远程旅程。
还计:预计归期。
莫经春:不会经过春天。
倒箧:翻箱倒柜。
唯求醉:只想寻酒醉。
登舟:上船。
自笑贫:自我嘲笑贫穷。
波移:波浪移动。
彭蠡月:彭蠡湖上的月色,彭蠡即鄱阳湖。
树没:树木遮蔽。
汉陵人:汉代陵墓中的人,此处泛指古人。
试吏:尝试担任小吏。
趋府:前往官府。
旌幢:仪仗旗帜。
自可亲:感觉亲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朋友离别时的感慨与自嘲。"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表达了时间匆匆,岁月流逝,对于已经离开的友人无法追回的无奈。"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同时也自嘲自己的贫穷。

接下来的"波移彭蠡月,树没汉陵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共鸣的情景。月亮在水面上移动不定,彭蠡古时是一处地名,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渺小。而"树没汉陵人"则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汉陵指的是汉朝皇帝的陵墓,此句暗示了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试吏曾趋府,旌幢自可亲"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经历和对待遇的态度。"试吏"指的是考核官员的制度,而"曾趋府"则是说过往有参与这类活动的经历;"旌幢"原意为旗帜或军队,现在多用来形容官职的尊贵与权力,"自可亲"意味着诗人对于这些礼遇感到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自然和仕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于余别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婺州许录事

之官便是还乡路,白日堂堂著锦衣。

八咏遗风资逸兴,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钓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道人归旧岩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

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