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书后三韵

今日庐峰霞绕寺,昔时鸾殿凤回书。

两封相去八年后,一种俱云五夜初。

渐觉此生都是梦,不能将泪滴双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今天庐山峰顶霞光环绕着寺庙,往昔宫殿中凤凰带回书信。
两封信相隔八年之久,都说是在五个夜晚之初收到。
渐渐觉得这一生如同梦境一般,无法为这情缘再流眼泪寄给远方的你。

注释

今日:今天。
庐峰:庐山的山峰,指庐山。
霞绕寺:寺庙被朝霞或晚霞环绕。
昔时:往昔,过去的时候。
鸾殿:装饰有凤凰图案的宫殿,常指皇宫。
凤回书:传说中凤凰能传递书信,这里指收到重要或珍贵的信件。
两封:两份信件。
相去:相隔,相差。
八年后:时间跨度为八年之后。
一种:同样的,一样的。
俱云:都说是,都提到。
五夜初:第五个夜晚的开始,可能指特定的时间节点。
渐觉:逐渐感觉,慢慢察觉。
此生:这辈子,一生。
都是梦:好像全都是梦境,不真实。
不能:无法。
将泪:把眼泪。
滴双鱼:双鱼,可能指书信或象征通信,此处意为通过书信表达情感,滴泪表示哀伤或思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酬乐天谣 · 书后三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与梦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今日庐峰霞绕寺,昔时鸾殿凤回书。”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现实和过去的情景,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庐峰之巅现在只有云霞缭绕,而昔日的宏伟建筑和美丽的图书已然不再。

“两封相去八年后,一种俱云五夜初。”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中的变迁。两封书信在八年的光阴之后重逢,这段时光中发生了许多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像是被云雾所笼罩,模糊不清。

“渐觉此生都是梦,不能将泪滴双鱼。”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感慨,似乎意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泪水涟涟却无法真的落下,因为那只是一场梦中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元稹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也展示了他在面对生活变迁时所表现出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酬乐天书怀见寄

新昌北门外,与君从此分。

街衢走车马,尘土不见君。

君为分手归,我行行不息。

我上秦岭南,君直枢星北。

秦岭高崔嵬,商山好颜色。

月照山馆花,裁诗寄相忆。

天明作诗罢,草草随所如。

凭人寄将去,三月无报书。

荆州白日晚,城上鼓鼕鼕。

行逢贺州牧,致书三四封。

封题乐天字,未坼已沾裳。

坼书八九读,泪落千万行。

中有酬我诗,句句截我肠。

仍云得诗夜,梦我魂凄凉。

终言作书处,上直金銮东。

诗书费一夕,万恨缄其中。

中宵宫中出,复见宫月斜。

书罢月亦落,晓灯垂暗花。

想君书罢时,南望劳所思。

况我江上立,吟君怀我诗。

怀我浩无极,江水秋正深。

清见万丈底,照我平生心。

感君求友什,因报壮士吟。

持谢众人口,销尽犹是金。

形式: 古风

酬乐天劝醉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沈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形式: 古风

酬乐天早夏见怀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

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

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

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形式: 古风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其一)

昔在京城心,今在吴楚末。

千山道路险,万里音尘阔。

天上参与商,地上胡与越。

终天升沈异,满地网罗设。

心有无朕环,肠有无绳结。

有结解不开,有环寻不歇。

山岳移可尽,江海塞可绝。

离恨若空虚,穷年思不彻。

生莫强相同,相同会相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