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月十二日晚上在平云亭的所见所感。他走在乔木掩映的石阶小路上,手扶藜杖,心中充满喜悦。周围的郊野和村庄在春天的树木间显得幽暗,而远处的炊烟在傍晚时分缭绕在低矮的屋舍之上。随着太阳落山,牛羊归栏,山间空旷,唯有鸟雀的啼声回荡。诗人身处此景,超脱尘世的纷扰,仿佛与白云齐飞,心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路向林端出,云从屐齿生。
山风迎夕起,烟树接天平。
倚杖听僧语,窥檐待月明。
幽禽知客意,时送两三声。
园夫扶出径,元是醉为媒。
密叶疏疏理,纤根细细栽。
捲帘斜日避,倚杖好风来。
佳客如相顾,还能伴酒杯。
开拓无多地,栽培只数竿。
云分千亩润,风送一窗寒。
坐上清阴罩,墙边野色团。
课奴勤灌溉,日日报平安。
小邦人物大邦同,万屋鳞鳞气郁葱。
谁挈神峰离海底,幻将廛市纳壶中。
垂帘拟学山阴画,飞舄难乘叶县风。
举首穹旻才一尺,敢凭正直谢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