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何司令(其二)

忆昨初倾盖,同登巴岳楼。

江淮重邂逅,幕府屡绸缪。

梦绝秋城柝,人随夜壑舟。

潜山归路杳,草木亦凄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怀。

"忆昨初倾盖,同登巴岳楼。" 这两句引出主题,诗人回忆起与挽何司令共同攀登巴山之巅的时刻,那个时候他们的心灵相通,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寻觅那份亲密。

"江淮重邂逅,幕府屡绸缪。" 这里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强调了彼此之间情谊的深厚和联系的频繁。江淮一带的地理位置,使得诗人与挽何司令不仅在心灵上相连,而且在地理空间上也多有交集。

"梦绝秋城柝,人随夜壑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渴望。秋夜的寂静,使得诗人的梦想断绝,而他只能在现实中寻找与挽何司令相聚的痕迹,随着夜色朦胧的舟船,寻觅那份逝去的美好。

"潜山归路杳,草木亦凄愁。" 诗人在返回之路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悲凉气息。山径幽深,草木萧瑟,都似乎在诉说着与挽何司令分别的凄楚。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挽何司令(其一)

太学何蕃誉,当时蔼帝乡。

五联棣华萼,三折桂枝香。

司社腾声望,题舆迓宠光。

奇才今已矣,流庆在虹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别大参(其二)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别大参(其一)

几历藩垣一节勤,归来两地会风云。

调知白雪阳春别,香到黄花晚节闻。

夷狄犹知问中立,朝廷惜竟老希文。

台躔夜折空追叹,留得甘棠满楚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挽吴文昌母夫人(其二)

庆事一门盛,修龄七帙强。

纶封四大国,綵侍两文昌。

梦幻存真觉,勋庸看显扬。

家山空睇望,惜此令仪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