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生春早,春生半睡中。
见灯如见雾,闻雨似闻风。
开眼犹残梦,抬身便恐融。
却成双翅蝶,还绕庳花丛。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象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幽深。诗人通过“半睡中”和“犹残梦”的描述,传达了春天来临时人们还未完全清醒的状态,以及对春天到来的迷离感受。
“见灯如见雾,闻雨似闻风。”这两句用鲜明的比喻表达了春夜中的朦胧和柔和。灯光在春夜中变得柔和,如同薄雾笼罩;春雨绵密,如同耳边轻拂的微风。
“开眼犹残梦,抬身便恐融。”这些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那种如梦似幻、不忍离去的情感。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担忧和无奈。
最后两句“却成双翅蝶,還繞庳花丛。”则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蝴蝶在花间飞舞,传递着生命力的旺盛与欢愉。这里的“庳”字为古文中对某些花卉的统称,用以形容花丛之繁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早春季节的独特韵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珍视与留恋。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何处生春早,春生晓镜中。
手寒匀面粉,鬟动倚帘风。
宿雾梅心滴,朝光幕上融。
思牵梳洗懒,空拔绿丝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绮户中。
玉栊穿细日,罗幔张轻风。
柳软腰支嫩,梅香密气融。
独眠傍妒物,偷铲合欢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老病中。
土膏蒸足肿,天暖痒头风。
似觉肌肤展,潜知血气融。
又添新一岁,衰白转成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
旅魂惊北雁,乡信是东风。
纵有心灰动,无由鬓雪融。
未知开眼日,空绕未开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