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春二十首(其十九)

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

旅魂惊北雁,乡信是东风。

纵有心灰动,无由鬓雪融。

未知开眼日,空绕未开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哪里的春天来得早呢?它在我的思乡情绪中悄然萌发。
旅途中的我被向北飞去的大雁所惊醒,而家乡的消息仿佛随着东风飘来。
即使心中偶尔涌动起些许活力,也无法让头上增添的白发消融。
不知道何时才能睁开眼看到归家之日,只能徒劳地在这未绽放的花丛旁徘徊。

注释

何处:哪里。
春早:春天来得早。
春生:春天的气息产生。
客思:旅客的思乡之情。
旅魂:旅行者的心灵或情感。
北雁:向北飞行的大雁,常用于象征思乡。
乡信:家乡的音信、消息。
东风:春风,这里也指带来家乡消息的风。
心灰动:心灰意冷中略起波澜,指心情有所触动。
无由:没有理由或办法。
鬓雪融:鬓边的白发消融,比喻年岁已老但思乡之情不减。
未知:不知道。
开眼日:睁开眼睛看到希望或目标实现的那一天,这里指归家的日子。
空绕:白白地围绕,徒劳地徘徊。
未开丛:未开放的花丛,比喻希望还未实现的情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象与思念之情的诗句,语言清新,意境幽深。"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两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疑问和旅人对春天的特别留恋,春天常是思乡之情最为浓烈的时候。"旅魂惊北雁,乡信是东风"则通过北雁的鸣叫和东风的传递,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接下来的"纵有心灰动,无由鬓雪融"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即便是内心充满了复苏的希望,也无法让外界看到变化,因为头上的白发如同积雪,依旧没有融化。这里的"鬓雪"也是对年华老去的一种隐喻。

最后两句"未知开眼日,空绕未开丛"则是说诗人对于未来何时能够睁开双眼,看见希望和新生的景象感到迷茫,不确定。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力感,以及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渴望的矛盾心理。"未知开眼日"中"开眼"有解脱、觉醒之意,而"空绕未开丛"则是对希望和未来的一种期待,虽然现在看不到希望,但依然在心中守候着。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是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与旅人思念之心的写照。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生春二十首(其二十)

何处生春早,春生濛雨中。

裛尘微有气,拂面细如风。

柳误啼珠密,梅惊粉汗融。

满空愁淡淡,应豫忆芳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再酬复言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陂塘比镜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酬复言和誇州宅

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

断发仪刑千古学,奔涛翻动万人忧。

石缘类鬼名罗刹,寺为因坟号虎丘。

莫著诗章远牵引,由来北郡似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酬复言和前篇

经过二郡逢贤牧,聚集诸郎宴老身。

清夜漫劳红烛会,白头非是翠娥邻。

曾携酒伴无端宿,自入朝行便别春。

潦倒微之从不占,未知公议道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