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深道二首(其一)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

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

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

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

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秋风吹落树叶,我在东边的高楼为客人送别。
我并非沉溺于儿女情长,而是欣赏这份共同的乐趣。
真正的道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奇妙之处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
听到这些道理有人不信,就像马和牛无法理解一样。
你确实是我敬畏的人,你的志向高远如天上的鸿雁。
你在圣人的门下自由游学,不受异端学说的干扰。
相互切磋学问难道不快乐吗?但我愧非能深入钻研的大师。
这宏大无比的太极之理,深奥微妙无穷无尽。
我希望能长久地研习,默默领悟自然法则的力量。

注释

丽谯:华丽的高楼。
儿女恋:男女之情。
至理:最高真理。
日用:日常生活。
马牛风:比喻不理解。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志向高远。
异说:不同的学说。
斲鼻工:擅长深入研究的人。
太极蕴:太极的道理。
元化功:自然法则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送爽、叶落纷飞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亲友。"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情感的态度,认为这种自然之趣与日常生活中的真理相通,不必追求什么华丽的言辞。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理解,即最高的真理存在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下文转折,批评那些不信任真实交流、只追随世俗浮华的人。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则表达了诗人对有志者、有远大抱负者的敬仰。"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显示出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扰。

接着的几句"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表达了对待人接物要有选择、有所取舍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谦之意。最后两句"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和"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宇宙万物深奥本质的追求,以及希望能在平淡中体会到更高层次的哲学与自然法则。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杨廷芳三首(其三)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

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

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二)

昔人忘言处,可到不可会。

还须心眼亲,未许一理盖。

辞章抑为馀,子已得其最。

当知邹鲁传,有在文字外。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送杨廷芳三首(其一)

自吾友若人,叹息恨不早。

相逢未出语,已足慰怀抱。

寒窗逾浃旬,百虑略倾倒。

霜晴不留客,别语讵能好。

不尽此时情,梅边试深讨。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邵怀英赴召

自君之西来,吾徒获三益。

匪惟欣晤言,望见意已适。

俯仰岁再更,交情共金石。

翩然别我去,宁复得此客。

诸公有推毂,诏下亟传驿。

嘉言久填胸,往觐天咫尺。

岂其湘水边,而可滞六翮。

虽深惜别思,敢后天下责。

嗟哉善利途,鸡鸣分舜蹠。

浮云起毫釐,乃有泰山隔。

持身与谋国,兹义贯于一。

君侯天资高,遇事无逼迫。

所立凛不回,举手谢物役。

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尘隙。

廓然丽昭回,万象归指画。

富贵岂君心,事业追往昔。

赠言不能工,庶以永无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