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此联以苏公读书台为题,描绘了江边高台之景,引出历史与人文的深沉思考。上联“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以设问开篇,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历史长河中的读书人,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精神追求的敬仰与感慨。下联“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则转向对四川山水美景的赞美,以及诗人自己再次造访的喜悦之情。整联通过对比古今、空间转换的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何绍基以清雅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深度结合,使得这副对联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艺术作品,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引导着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真谛。
不详
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别居士,晚号蝯叟。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参三六九易数,皇极斯寓;
合百二十国书,鲁史乃兴。
何必开门,明月自然来入室;
不须会友,古人无数是同心。
戴圣祖高堂,士礼从知家相作;
子长事安国,尚书真见古文来。
士礼守容台,本东鲁两圣人所定;
佛书破藏海,是南朝众才子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