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二)

君莫歌五诗,歌之增离忧。

岂无良朋侣,洵乐相遨游。

譬彼桃与李,不为仓囷谋。

君莫忘五诗,忘之我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二)。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桃李,虽自然生长,却无需为储粮而担忧,以此表达对朋友之间纯粹友谊的赞美。

“君莫歌五诗,歌之增离忧。”开篇即劝告对方不要吟唱那些离愁别绪的诗歌,以免增加内心的忧伤。接着,“岂无良朋侣,洵乐相遨游。”指出并非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享受着游玩的乐趣。接下来的“譬彼桃与李,不为仓囷谋。”通过桃树和李树的比喻,强调友情如同自然界的植物,无需刻意追求物质的积累,而是自然而然地生长发展。

最后,“君莫忘五诗,忘之我焉求?”则提醒对方不要忘记这些关于友情的诗歌,因为它们蕴含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离愁的回避,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中纯粹美好一面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三)

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

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

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远。

屡兴还屡仆,惴息几不免。

道逢同心人,秉节倡予敢。

力争毫釐间,万里或可勉。

风波忽相失,言之泪徒泫。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四)

此心还此理,宁论己与人。

千古一嘘吸,谁为叹离群?

浩浩天地内,何物非同春。

相思辄奋励,无为俗所分。

但使心无间,万里如相亲。

不见宴游交,征逐胥以沦?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五)

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

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

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

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

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六)

静虚非虚寂,中有未发中。

中有亦何有,天之即成空。

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

至哉玄化机,非子孰与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