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名为《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深仁长者的赞美。
首句“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表达了诗人不再沉迷于虚幻的荣华富贵,而是来到一个名为凤沼的地方寻找真正的春天。这里的“凤沼春”象征着美好和谐的环境。
其次,“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则透露出诗人对被赞颂者的认识,即他们不仅辛勤工作,而且具有长远的怀念之心和深厚的人格魅力。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一句,表明了即便是在疾病中,也表现出了超脱世俗的真实自我。诗人的友人在经历病痛之后,更显出他们超凡脱俗的一面。
末尾两句,“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则是诗人通过织布比喻,用心灵深处的哀愁来编织记忆,即便是在简单的生活中,也依然保有对过往美好的回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性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品德高尚者的赞誉。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
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
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
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
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
剩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
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
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
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