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
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
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
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悟与情操。"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表明诗人是在修剪竹子,以此来比喻创作和艺术的过程,同时也指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宛如一幅画卷。
"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则是借用道家思想,意在表达宇宙万物之大与个人境界之小,以及时间空间感知上的变化。这里"乾坤"指天地,"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转,"方壶"则可能暗示一种封闭或是有限的空间范围。
"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描绘了景色的迷离与山形的独立,这里"树色"指的是树木的颜色,而"云边"则是自然界中模糊不清的部分。"山形地外孤"表现出诗人对远处山峦孤独美感的捕捉。
"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间内,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并借由修剪枝叶来净化视觉和心灵。这里"更为剪繁芜"可能是指诗人的写作行为,即不断地精炼自己的艺术表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也反映出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简洁与纯净的艺术态度。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摇落秋山路,烟留宝搆昏。
曾回翠华步,不到紫虚门。
可鉴丰碑壮,无知老柏尊。
勒功当日事,寂寞更谁论。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
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
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插檐冰箸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
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
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
客里情怀逢岁晚,曲生邀我一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