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一)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

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

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洙泗的文明风尚源远流长,世间常有杰出人物显现。
一旦深入探究圣人的智慧领域,多次选拔出贤能之臣。
在功业开创的艰难时刻,他的名声却在寂静的海边默默流传。
像赤松子那样的仙人有伴侣同行,而这条道路,他独自一人熟知路径。

注释

洙泗:洙水和泗水,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发源地。
流风:流传的风气或影响。
仪型:楷模,典范。
圣域:圣人的思想或学问领域。
贤臣:德才兼备的官员。
勋业:伟大的事业或功绩。
声名:声誉和名声。
寂寞滨:寂静的海边,形容偏远或冷清的地方。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知津:熟悉道路,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技艺精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被赞誉者的崇高评价和深厚情感。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 这两句点出了被赞誉者不仅有着卓越的品德,而且这种品德在当世难得一见,如同古代圣人留下的美德传承。

"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表明作者认为颜公只需轻轻触及圣人的境界,就能三次获得贤臣的称号,这种表述强调了颜公品格高尚、能力超群。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 描述的是颜公在事业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声名远播却又谦逊不张扬的态度。

"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这两句则是借用古代神话中的赤松子故事,表达颜公返璞归真,有着高人之风,而这种境界只有行道之人才能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被赞誉者品德、能力和修养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不为世俗所知的超然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颜公的深厚敬意。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云门道中晚步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五石(其五)阴壑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

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

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

剩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天庆道士何丹林作亭竹间方成予名之以秀野因留小诗

斫竹通圭窦,开垣列画图。

乾坤藏小有,日月近方壶。

树色云边断,山形地外孤。

时来骋游目,更为剪繁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天封观

摇落秋山路,烟留宝搆昏。

曾回翠华步,不到紫虚门。

可鉴丰碑壮,无知老柏尊。

勒功当日事,寂寞更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