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舟仙乐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
绮绣峰前闻野鹤,旌旗影里见游鳞。
澄潭彻底齐心镜,杂树含芳让锦茵。
凡许从容谁不幸,就中光显是州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相辉映的画面。开篇“仙舟仙乐醉行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春日里仙舟在轻柔的音乐中悠然前行,似乎带着一丝醉意,给人一种恬静自得的感觉。
紧接着,“上界稀逢下界人”则是对这场景的进一步描绘,上界与下界之间的交织显得既神秘又和谐,这种描述增添了一份神仙与凡人的交流,让人感到一种难得的缘分。
“绮绣峰前闻野鹤,旌旗影里见游鳞”中的“绮绣峰前”可能指的是山峦起伏的地方,而“闻野鹤”则让人联想到古代仙人们常听到的高洁之音。而“旌旗影里见游鳞”更是仙界生活的一种象征,旗帜在空中飘扬,隐约可见的游龙(鳞)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威严。
诗人通过“澄潭彻底齐心镜,杂树含芳让锦茵”来表达一种清明澈澄的心灵之境。水面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平静无波,这样的景象不仅映照出心灵的宁静,也预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纯净。
最后,“凡许从容谁不幸,就中光显是州民”中的“凡许从容”可能是在说凡人的幸福生活,而“谁不幸”则是在反问,谁会在这样的境遇中感到不幸呢?紧接着的“就中光显是州民”则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肯定和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与人间美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直为篇章非动众,遂令轩盖不经过。
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
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
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圣世科名酬志业,仙州秀色助神机。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綵衣。
昼寝不知山雪积,春游应趁夜潮归。
相思莫讶音书晚,鸟去犹须叠日飞。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
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
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