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闲行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

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晨的悠闲生活,通过对景物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开篇即以一个隐者自居,披着羊皮袍(皤然),在寒冷的早晨依旧蜷缩在被窝中。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个人生活的淡泊态度。

“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这里表明了诗人的悠闲生活,他晚上能安然入睡,不为外界纷扰所扰,早晨则无需急于起床,有着充分的休息和放松的心态。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当诗人终于起身,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只是在闭眼时偶尔有轻微的声音(叩齿),表现出一种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

“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诗人静坐时,享受着铜炉中熏香和银瓶里温热的水。这些物质的享受在这里不再是奢侈,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宁静。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午餐简单而清淡,只有饼(类似于面包)和菜。这一段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态度,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最后,诗人在西寺听到了佛法的宣讲(楞伽),并且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去体验这份宗教文化的美好。这里所谓的“随喜”,即是随顺他人的善事而生起的欢喜心态,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修养的追求和对大众福祉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注重内在修为的心灵状态。这种生活虽简单,却充满了禅意与智慧,是诗人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美好抒发。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晨兴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形式: 古风

望江楼上作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梦上山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寐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

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

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

还指西院花,仍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伸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