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高而独坐,便是见渗漏。
寥寥而气净,正是情渗漏。
明明而神露,悉是语渗漏。
毕竟同混处,从古绝渗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晖所作的《颂十六首》中的第八首。诗人以"渗漏"为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内心清明的禅意境界。首句"高高而独坐"描绘出僧人独自静坐的孤高形象,暗示他已超越世俗纷扰。接下来的"寥寥而气净"和"明明而神露"进一步强调了心境的空灵与精神的透彻,语言质朴直接,如同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悉是语渗漏"表明诗人的言语也渗透着这种禅意,没有多余的修饰,纯粹而真实。最后两句"毕竟同混处,从古绝渗漏"则揭示出,尽管身处尘世,但禅者的内心世界与世俗完全隔绝,达到了内外一致的无漏之境。整首诗简洁凝练,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
不详
上正之器根密密而难言,中当之器要了了而幽玄,下偏之器见明明而满天。
学人分上事纷纷而不玄,主家活计事寂寂而不传。
不行心处,不尽凡心。
若于心处见于凡心,不妨个个了得心心。
不挂本衣,不著元裳。自求本衣,再装元裳。
不用人人,会取堂堂。何须正当,何坐空床。
正当恁么,尚在虚旁。切忌未生,坐妙路方。
如起归信,更堪厚赏。毕竟舍去,一树花香。
祖翁四借吾门事,密密疏疏著眼视。
位里有功隐里显,功中有位弟中师。
功位不须功位外,主宾不拣主宾机。
偏正回互没分晓,樵子笠穿戴月归。
路断无依著,满船乘雪月。
夜午不相关,全体蹈金铁。
唱出归家歌,恣吹还乡曲。
从斯野子梦,徒尔难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