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
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
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
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开篇“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两句,通过对旧友家宅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皆非的感慨。"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则是对旧居环境的描写,苔藓覆盖、竹影婆娑,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孤寂。
诗中“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两句,将自然景象融入情感表达之中,秋天的宁静与雨声的凄凉共同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哀婉的情绪。最后,“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无从诉说自己的情感,只能在黄昏时分独自剖析自己的心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旧居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孤寂情感。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
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
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
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
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
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沈。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了了见岐路,欲行难负心。
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沈。
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
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