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予望的《中秋日忆大兄督运巴里坤》描绘了诗人身处边塞的独特体验和中秋之夜的情感寄托。首句“久出居延塞”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征战或任职的艰辛,居延塞地处西北,暗示了遥远与荒凉。接着,“秋高绝域边”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秋季的辽阔与高远,给人以苍茫之感。
“一轮仍汉月,万里入胡天”通过写明月,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汉月象征着中原的文化和亲情,万里之外的胡天则代表了边疆的异域风情。这两句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
“弥觉丹心苦,应愁皓魄圆”直抒胸臆,诗人感到心中苦涩,因为皓魄(明亮的月亮)圆满,更增添了他对团圆的渴望和思乡之情。丹心,此处可能指忠诚之心,也暗含了对家国的忧虑。
最后两句“同怀当此夕,相望益缠绵”直接表达了对兄长的深深怀念,以及在中秋这个团圆之夜,两人心意相通,思念之情更加浓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体现了边塞诗的苍凉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