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

乡邻见戏说儿童,日日相邀社酒同。

故国无家仍是客,病躯未老错呼翁。

里胥验帖徵游户,县长闻名谒下风。

欲向溪南访乔木,不禁烟雨正空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上冢》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描绘归乡祭祖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联“乡邻见戏说儿童,日日相邀社酒同”,描绘了乡邻们见到诗人归来,戏谑地谈论着孩童们的趣事,每日邀请诗人一同品尝社酒的热闹场景。这里不仅体现了乡邻间淳朴的友情,也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

颔联“故国无家仍是客,病躯未老错呼翁”,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然被视为外人,心中不免感到孤独和失落。同时,诗人自嘲地称自己为“翁”,既是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也是对故乡变迁的无奈。

颈联“里胥验帖徵游户,县长闻名谒下风”,揭示了诗人归乡途中遇到的官府征税的现实,里胥(地方小吏)查验文书,县长闻讯前来拜见,这一幕既展现了官府的威严,也反映了诗人作为游子在家乡受到的待遇。

尾联“欲向溪南访乔木,不禁烟雨正空濛”,诗人想要前往溪南寻找古老的树木,却因烟雨迷蒙而未能成行。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故乡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祭祖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春日

游丝困无力,欲起重悠飏。

芳草落花满,相思春昼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白乐天琵琶行图

冀马嘶寒风,逐臣念乡国。

江浦闻哀弦,长吟望南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村居杂诗四首(其一)

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

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

形式: 五言绝句

村居杂诗四首(其二)

黄昏雨气浓,喜色满南亩。

谁知一夜风,吹放门前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