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南海神庙

朱火位南离,灵命蕴川渎。

极望见岛边,浩淼无崖屋。

山翠下添流,日光上回浴。

纵横起神异,须臾天地肃。

鱼鸟失飞沉,岱岳失瞻瞩。

日晚春云阴,江水寒且绿。

芳香去垢秽,衣带长跪束。

神在其左右,佑我东土族。

人物无屯邅,及时播百谷。

方春二三月,田女馈香粟。

桂树为君舟,木兰为君毂。

斿旂具旨酒,江汉遒百禄。

天子遣使臣,远道以文祝。

王其爱玉体,简命将斯复。

老生心皇皇,入庙巡碑读。

日暮松树鸦,点点引归目。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南海神庙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南海神的虔诚敬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海神庙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通过“朱火”、“灵命”、“山翠”、“日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鱼鸟失飞沉,岱岳失瞻瞩”,形象地表达了南海神庙的威严与神秘,令人心生敬畏。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时节,田间农妇献上香甜的粟米,桂树作为船只,木兰作为船桨,旌旗飘扬,美酒佳肴,祭祀仪式庄重而盛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南海神的祈福,希望他保佑国家和人民平安繁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南海神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王华姜诗

上山种青松,大海多北风。

良人虽云好,安能远相从。

夫子为我言,五年客秦中。

得偶曰华姜,大家其仪容。

华姜为孟光,华夫为梁鸿。

一日念母老,母老在海东。

母老儿在家,菽水亦得供。

今君远万里,何能承欢同。

妾愿从君归,事姑永房帏。

但看江水长,誓志不相违。

夫何洁羹饭,一旦泉下亏。

姑生妇归喜,妇死姑何依。

丈夫不得志,万事皆已非。

女子解爱才,感激知音稀。

上山种青松,松下鹤高飞。

形式: 古风

程氏有烈女

程氏有烈女,自名为笋姑。

六岁诵论语,七岁奉盘盂。

八岁工织缣,九岁绣罗襦。

十岁慈母病,甘饿其体肤。

三日常不饭,羹药办中厨。

笋姑年十七,未常里门趋。

趋趋户庭间,亦不踰门睮。

其岁为戊申,其月为辰娵。

野鸟守房舍,暴客执矛殳。

公然纵白刃,获金而索珠。

阿母病床褥,女不忍驰驱。

宁死于母旁,慷慨行捐躯。

暴客挥火茅,延烧乎室隅。

救火抵母难,身与白刃俱。

毁生存大义,气绝在须臾。

观者如堵墙,股栗泪填衢。

行者久伫立,叹息烈女殊。

老者哭纸钱,焚致乎修途。

幼者馈巾帛,村村桑叶枯。

媒妁向婿言,此罪谁当诛。

程氏筮十日,不久当归夫。

岂知中道崩,使君委罗敷。

何以拜姑嫜,姑嫜泣乌乌。

命子各成礼,长恸恨穿窬。

衔悲收汝骨,归葬乎上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伉俪

藁砧何翩翩,乡里方少年。

星临格泽丽,月照蚌东圆。

堂上致敬戒,君子其缠绵。

不剪锦麝蜡,不烧迷叠烟。

不华苹不绣,不连理不钿。

乘车不异轨,井渫不改田。

被刺共命鸟,席织共心毡。

煮共并根麦,浴共一流泉。

子盼我留睫,子趋我疾前。

我欢子无怒,我起子无眠。

两情同不蚀,金石以合坚。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苦役行

羊角脂,燕尾丝,上官掌粮如掌珠。三版字,半行朱。

十九天狗日,主簿捋髭须。堂上吏,屋下呼。

呼开门,避大姑。王米十八笠,笠笠连罗襦。

老妇三日不下厨,羹汤手办绩麻菇。

缝衣不得身上着,身脱县门心即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