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行

北人苦寒瓜纂纂,开门摘瓜雪已满。

南人地暖种槟榔,槟榔熟时人提防。

槟榔生花与人食,上堂为客生颜色。

莫嫌椰大槟榔小,青生蒂熟枝缭绕。

树下望树嫁女儿,树大嫁郎槟榔随。

花时苦怕暴风雨,坚栗宁忧雀与鼠。

种莫种,县门前,官税槟榔如税田。

猾莫猾,估人船,虫咀蚁啮眼拣穿。

赛莫赛,土人先,树头果下树尾鲜。

且教槟榔易瓜纂,南人苦寒北人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槟榔行》描绘了南北方种植槟榔的不同场景以及槟榔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诗中对比了北人种植冬瓜和南人种植槟榔的差异,展现了地域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北人苦寒瓜纂纂”与“南人地暖种槟榔”的对比,突出了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

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槟榔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槟榔生花与人食,上堂为客生颜色”,强调了槟榔不仅是一种食物,也是待客之道的一部分。同时,诗人也揭示了槟榔在经济上的价值,“莫嫌椰大槟榔小,青生蒂熟枝缭绕”,表达了对槟榔经济意义的肯定。

然而,诗中也反映了槟榔产业面临的挑战:“树下望树嫁女儿,树大嫁郎槟榔随”,以婚姻习俗的比喻,暗示了槟榔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槟榔种植者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人为干扰:“花时苦怕暴风雨,坚栗宁忧雀与鼠”、“官税槟榔如税田,猾莫猾,估人船”。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愿景:“且教槟榔易瓜纂,南人苦寒北人暖”,希望槟榔能像冬瓜一样适应更广泛的气候条件,让南方人也能享受到北人的温暖,体现了对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槟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复杂面貌。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罗浮

我生番禺若木东,桂树将攀擘芙蓉。

东望罗浮隔沧海,欲往游之未能从。

引领朱陵七万尺,招手仙人四百峰。

神尧洚洪水,二山合其中。

大禹疏凿还,元圭告成功。

东通至林屋,北通至岱宗。

地肺相勾连,无可与等同。

草木备灵气,鸟兽具奇踪。

我昔梦游蓬莱岛,亲见葛洪颜色好。

微笑呼来骑白龙,诸仙奏乐轩辕道。

公然独扣石楼门,三更日出层城早。

飞来蝴蝶大如箕,鸟皆五色文离离。

秦人晋洞汉时鹤,天鸡叫去还咿咿。

大石如梁亘湍水,下有竹虫篆其枝。

有叟坐弄钵盂月,北斗引我扪天池。

髣髴麻姑药市立,分明喑虎铁桥骑。

春风吹醒梅花梦,此身却在扶胥时。

回看沧海还历历,山灵绝不欺我力。

流水长闲睇白云,安得乘风生羽翼。

造化长存五岳心,远怀八荒想八极。

何当恣我烂漫游,竹杖直策飞云侧。

形式: 古风

黄雀行

戚促戚促,黄雀啄我屋。

为言黄雀勿相逐,北山弩儿开,南山火云暴。

沧海故交分,谁者为心腹。

拔剑捎网罗,身为知己戮。

生不逢凤凰,坐盼双鸿鹄。

山长路险与心违,不如薄暮空仓宿。

形式: 古风

江夜听蜀僧弹琴

春江江水连江陌,月照行舟送行客。

蜀僧弹我绿绮琴,能使一声江水白。

一弦韽韽迟流云,再弦低似曲中君。

复有六弦七弦遍,冷冷万象散幽沉。

忽续忽断声离澌,枞枞楚楚纷横披。

错落千珠满客耳,前听后听回回喜。

倏尔夜色失天河,空馀江水微微波。

昨宵东院琵琶起,琵琶声调那足比。

自是心远意象偏,客里静尽闻如此。

促舟幽人坐抱膝,听之数起卧还立。

移舟更傍水东头,西洲将有蛟螭泣。

形式: 古风

刺绣词

稽首稽首,礼佛刺绣。

阿婆九岁教女时,服侍阿母崇令仪。

阿女十三谢姊姨,一朝刺血绣灯帷。

挑纹舍指冥福资,圆持戒满行披缁。

扣线大士云中披,雪压缟衣霓裳纚,白玉绾结跣足垂。

小鱼皈法尾屣屣,相为灌水竹篮随。

绣成佛相庄严施,稽首虔撰刺绣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