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六四叔兰诗

疏疏绿发覆清浔,漠漠微香起夕阴。

无复风流追九畹,空馀烟雨暗深林。

谁分秀色来幽室,独写遗声入素琴。

还似高人远尘俗,争辉玉树亦何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稀疏的绿发覆盖着清澈的溪边,傍晚时分微微的香气开始飘散。
不再有风流人物追寻昔日的兰香之地,只剩下烟雨笼罩着深深的树林。
谁能分享这秀美的景色进入静室,只让遗留在琴音中的旋律独自响起。
就像高尚的人远离尘世纷扰,又怎会去与华丽的景象争辉呢?

注释

疏疏:稀疏。
绿发:青翠的头发,这里可能象征青春或生机。
覆:覆盖。
清浔:清澈的溪边。
漠漠:弥漫的,广大的。
微香:淡淡的香气。
夕阴:傍晚的阴霾。
风流:才情出众,风雅。
九畹:泛指广阔的地方,这里指代兰香盛开之处。
空馀:只剩下。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深林:茂密的森林。
秀色:美丽的景色。
幽室:静谧的室内。
遗声:遗留的声音,这里指琴音。
素琴:素净的琴。
高人:高尚的人。
远尘俗:超脱世俗。
争辉:争艳,争光。
玉树: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何心:有何心思,有何意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次韵六四叔兰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疏疏绿发覆清浔”一句,以“疏疏”的轻柔笔触勾勒出柳树初生,枝叶稀疏而又蓬勃生长的情景。"漠漠微香起夕阴"则是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中带着淡淡花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雅的诗意。

“无复风流追九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盛景的追忆和怀念,而“空馀烟雨暗深林”则是对现实中寂静而又有些许迷离氛围的描写。这里,"无复"意味着已经不再有,"风流"指的是过往的繁华与盛况,而"九畹"则是一种极致的修饰词,用以形容过去美好的境界。

“谁分秀色来幽室”一句中,“谁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探询,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关注。"独写遗声入素琴"则是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独自抚琴,试图将那些流逝的声音和情感融入到琴音之中。

最后,“还似高人远尘俗”一句,是对那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争辉玉树亦何心"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追求名利和光鲜外表的人群的一种疑惑和不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是一篇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文殊五言

小雨贻新句,端如印印泥。

凝眸方过鸟,倚杖忽横溪。

老态犹堪强,真豪已觉低。

钟声隔林寺,惭愧有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方学士万卷楼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于今叹不辰。

我亦平生讥传癖,可怜朱墨费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长汀壁间韵

窜鼠惊残梦,萧萧老屋虚。

风声传远濑,寒意入秋蔬。

客路漂摇久,归身憔悴馀。

西窗满残照,彷佛似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卢赞元喜雪

六花初逐晓风繁,五裤那忧岁晚寒。

杖屦客迷村径远,笙歌人在小楼看。

也知近郭梅将动,只恐行春路未乾。

授简梁园休惜醉,银台列烛妓围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