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雨贻新句,端如印印泥。
凝眸方过鸟,倚杖忽横溪。
老态犹堪强,真豪已觉低。
钟声隔林寺,惭愧有幽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小雨贻新句,端如印印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微雨中漫步时的心境,雨后的泥土清新而湿润,就像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每一步都像是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凝眸方过鸟,倚杖忽横溪。"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静观周围环境的景象,目不转睛地看着飞鸟穿梭,而自己却倚靠在树杖旁,不经意间发现身边的小溪。
"老态犹堪强,真豪已觉低。"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即使年事已高,但心中仍存壮志,然而内心深处却也意识到真正的豪情已经不再,那种昔日的豪迈和激情似乎已经随着岁月而逝去。
"钟声隔林寺,惭愧有幽栖。" 最后两句则是对远方寺庙钟声的感受,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感到一丝惭愧,因为自己似乎找到了心灵深处的一个避风港湾,那种隐居的生活让他感到既安慰又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理解。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于今叹不辰。
我亦平生讥传癖,可怜朱墨费精神。
窜鼠惊残梦,萧萧老屋虚。
风声传远濑,寒意入秋蔬。
客路漂摇久,归身憔悴馀。
西窗满残照,彷佛似吾庐。
六花初逐晓风繁,五裤那忧岁晚寒。
杖屦客迷村径远,笙歌人在小楼看。
也知近郭梅将动,只恐行春路未乾。
授简梁园休惜醉,银台列烛妓围宽。
豪气无根老自摧,尚留馀习爱寻梅。
苦寒扶病也须去,薄暮微吟垂欲开。
静纳长芬风外坞,醉临高白水边台。
无言自得幽贞意,莫吐肝肠锦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