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庵为一心隐斋上人题

古鎗百斛沸春雪,衲子如云谢不得。

堂头拊脾饭头饥,军持每注珠泉竭。

室中夜语秋花坠,举世三写乌焉字。

难将真药苦投人,衲衣偷裹菩萨泪。

宴息六度万行场,敷演水月空花戏。

观音妙法最难思,山僧功德不可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庙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人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中的日常活动与僧侣的生活状态。

首句“古鎗百斛沸春雪”,以“古鎗”比喻寺庙中的钟声,仿佛在春日的雪中回荡,既古老又充满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氛围。接着,“衲子如云谢不得”描绘了众多僧侣如同云朵般聚集,难以尽数,表现了寺庙的繁荣与僧众的虔诚。

“堂头拊脾饭头饥,军持每注珠泉竭”两句,通过堂头和尚拍打自己的肚子表示饥饿,而饭头和尚则忙着准备食物,以及军持(和尚用来盛水的器具)不断取水,形象地展示了僧侣们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

“室中夜语秋花坠,举世三写乌焉字”则描绘了夜晚僧侣们围坐一起,谈论佛法,仿佛秋花在空中飘落,象征着智慧的传授与传承。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深奥与不易理解,需要反复研读与领悟。

“难将真药苦投人,衲衣偷裹菩萨泪”表达了佛法的精髓难以直接传达给世人,就像真正的药物需要谨慎使用一样。僧侣们穿着衲衣,内心却饱含着对众生的慈悲与泪水,体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与牺牲精神。

最后,“宴息六度万行场,敷演水月空花戏”描述了僧侣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通过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达到解脱,就如同在水中月、空中花的游戏中展现佛法的虚幻与真实。

“观音妙法最难思,山僧功德不可议”点明了观音菩萨的法门深奥难解,即使是山中的僧侣也无法完全表达其功德的伟大,强调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与无尽奥秘。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与佛法的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千佛堂为玉轮上人题

千佛堂中千个佛,眼底诸君皆髣髴。

旁边突立千佛岩,绀朱剥落千年物。

寒风十月枯青嶂,短尾饥猴跳枝上。

毗卢帽子茶褐衫,道是堂头老和尚。

形式: 古风

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

般若禅人晓禅味,辟如屋底看山翠。

又如人持京师书,虽不是香有香气。

荒台老骨一片青,风吹日炙石文腥。

携将三百溪藤纸,摩取四十二章经。

形式: 古风

西林庵为从石上人题

西林禅人东林弟,朝作新诗暮作偈。

将禅比诗不争多,色里胶青水中味。

室中枯坐一绳床,窗风吹出沈香气。

形式: 古风

集张园分得对字

秋芳老尽枯香在,缸花夜煖朱丝佩。

洞庭橘子割霜寒,碧碗青盘雅相对。

钓月半窗吐薄晖,长眉小史换宫衣。

金炉火急焦声碎,杯面鱼珠点点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