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出家从丱岁,解论造玄门。

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

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

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出家从丱岁时开始,深入研究玄妙的佛理。
不吝惜挥洒言论,谁能真正聆听这至高无上的教诲。
仲夏时节,山中的果实成熟了,接着是浓密的竹林带来阴凉。
离开这里,何时能再相见?或许是峨眉山,晨曦与黄昏交替之时。

注释

出:指离开世俗生活。
丱岁:指儿童时期。
玄门:指佛教或道教的深奥理论。
挥谈柄:指谈论佛法的权杖或比喻。
至言:最高智慧或深刻的教诲。
山果熟:夏季成熟的山果。
竹阴繁:竹林下的阴凉之地。
峨嵋:四川的名山峨眉山。
晓复昏:从早到晚,形容时间长久。

鉴赏

诗人以出家的修行为主题,自述从幼年时便踏上了佛道。"解论造玄门"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而"不惜挥谈柄"则显示了他在分享和传播这些智慧时的慷慨与热忱。然而,真正能听懂其深义的人却寥若晨露。

接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中时山果熟"和"后夏竹阴繁"分别指代了秋天果实成熟以及夏末竹叶茂盛的景色,这些细腻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表达了对未来某一天重访名山(峨嵋)时光阴霭霭、晨昏交替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通过修行者的视角,展现了时间流逝、自然变迁以及个人生命旅程中的沉思与追求。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天台

辞秦经越过,归寺海西峰。

石涧双流水,山门九里松。

曾闻清禁漏,却听赤城钟。

妙宇研磨讲,应齐智者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僧归太白山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

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

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蔡京

跃蹄归鲁日,带漏别秦星。

易折芳条桂,难穷邃义经。

登封多泰岳,巡狩遍沧溟。

家在何林下,梁山翠满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裴校书

拜官从秘省,署职在藩维。

多故长疏索,高秋远别离。

天寒泗上醉,夜静岳阳棋。

使府临南海,帆飞到不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