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秬新庵

无心何用说心灰,庵在青萝绿筱隈。

自可谈间公事了,不妨闲处道书开。

更携邀月清樽上,只著登山小屐来。

桃李他年应勿剪,使君嘉誉在闺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李秬新庵》。诗中,诗人以轻松随性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新庵生活的画面。首句“无心何用说心灰”表达出诗人对繁琐事务的超脱心态,认为无需过多言说内心的疲惫。接下来,“庵在青萝绿筱隈”描绘了庵庐环境的清幽,隐匿在青藤翠竹之中,显得宁静而自然。

“自可谈间公事了,不妨闲处道书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在新庵中暂时放下公务,享受宁静时光的满足,可以随意翻阅道家书籍,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人邀请朋友月下对酌,登山散步,生活节奏悠闲自在。“更携邀月清樽上,只著登山小屐来”这两句充满了诗意,展现出与友人共享清闲的乐趣。

最后两句“桃李他年应勿剪,使君嘉誉在闺台”,诗人以桃李比喻新庵的美好,希望它能长久留存,如同桃李般自然生长,赢得人们的赞美和认可。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庵的日常,展现了诗人对简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

史君著意与深培,为向吴宫好处来。

得地且从三月暖,明年应更十分开。

溱傍芍药羞香骨,江里芙蓉妒艳腮。

云雨鸿龙总非比,沉香亭北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二)

笑倚东风几百般,忽疑洛渚在江干。

玉容可得朝朝好,金盏须教一一乾。

送目汉皋行已失,断魂巫峡梦将残。

七闽溪畔防偷本,四照亭边更著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李秬酴醾

夭红琐碎竞春娇,后出何妨便夺标。

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

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

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杜天达见寄

冷屋寒舟两处怀,一封归信隔年开。

愁容顿与河冰泮,佳思先随岸柳来。

射雉便甘忘我矢,画蛇何怪夺君杯。

端知雪里清吟好,未减山阴兴尽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