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

史君著意与深培,为向吴宫好处来。

得地且从三月暖,明年应更十分开。

溱傍芍药羞香骨,江里芙蓉妒艳腮。

云雨鸿龙总非比,沉香亭北漫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史君用心精心培育,是为了让它来到吴宫最美的地方。
得到适宜的土地,它将在三月温暖中生长,明年应当更加繁花盛开。
溱水边的芍药因它的香气而自惭形秽,江中的芙蓉也为它的艳丽而嫉妒。
云雨间的龙凤之事毕竟不同,沉香亭北的美景让人徒生猜测。

注释

史君:指史姓的园丁或主人。
著意:用心。
深培:精心培育。
吴宫:古代吴国的宫殿,这里泛指名胜之地。
得地:得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三月暖:春季温暖的气候。
十分开:非常繁茂开放。
溱傍:溱水之旁。
羞香骨:因香气而感到羞愧。
妒艳腮:因艳丽而心生嫉妒。
云雨鸿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传说中的神灵。
沉香亭北:唐代长安的名胜之地。
漫相猜:随意猜测,暗含神秘或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一)。诗人史君精心培育牡丹,将其移植到吴宫的优美环境中。他期待着牡丹在温暖的三月里扎根生长,来年花开时会更加繁盛。诗人以溱水边的芍药和江中的芙蓉为衬托,描绘牡丹的香气四溢和娇艳无比,暗示其超越寻常花卉。最后两句,诗人戏称牡丹如云雨中的神龙,暗示其非凡的地位,不同于寻常花草,沉香亭北的美景也难以比拟。整首诗赞美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和诗人对它的深情期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其二)

笑倚东风几百般,忽疑洛渚在江干。

玉容可得朝朝好,金盏须教一一乾。

送目汉皋行已失,断魂巫峡梦将残。

七闽溪畔防偷本,四照亭边更著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李秬酴醾

夭红琐碎竞春娇,后出何妨便夺标。

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

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

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杜天达见寄

冷屋寒舟两处怀,一封归信隔年开。

愁容顿与河冰泮,佳思先随岸柳来。

射雉便甘忘我矢,画蛇何怪夺君杯。

端知雪里清吟好,未减山阴兴尽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苏中丞喜文潜病间

携筇过子约朝朝,况是门无百步遥。

午卧檐曦茶可煮,夜谈窗霰栗堪烧。

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

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