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曹能始先生死节

感恩积恨两难酬,杖策当年忆未收。

先生鹤发兰台客,能似龙门破高格。

时危将相同漏舟,济川无术犹相阨。

君乃低徊重草茅,为梁尽欲鞭顽石。

天昏海立白日倾,老臣呼天事不成。

许身自殉千秋志,就养安知后世名。

人生百年梦中事,感知一目无从死。

天涯空愧仰天高,门生谁为存孤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的《哭曹能始先生死节》。诗中表达了对曹能始先生忠贞不渝、为国捐躯精神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

首句“感恩积恨两难酬”,既表达了对曹先生忠诚国家、牺牲个人的感激之情,也暗含了对未能报答其恩情的遗憾。接着“杖策当年忆未收”一句,通过回忆当年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对曹先生的怀念与敬仰。

“先生鹤发兰台客,能似龙门破高格”两句,以“鹤发兰台客”描绘曹先生的高洁形象,以“龙门破高格”比喻其超越常人的气节和成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时危将相同漏舟,济川无术犹相阨”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危机四伏,曹先生虽有济世之才却难以施展,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君乃低徊重草茅,为梁尽欲鞭顽石”则赞扬了曹先生即使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愿意付出一切的努力,甚至不惜鞭打顽石以示决心。

“天昏海立白日倾,老臣呼天事不成”描绘了当时局势的严峻,以及曹先生壮志未酬的悲凉情景。

“许身自殉千秋志,就养安知后世名”表达了曹先生为了理想和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同时也预示了他将被后人铭记。

“人生百年梦中事,感知一目无从死”则是对人生的感慨,指出生命虽短,但忠诚与牺牲的意义却能超越时间,永垂不朽。

最后,“天涯空愧仰天高,门生谁为存孤子”表达了对曹先生的深深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曹能始先生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牺牲与理想的崇高追求,以及对逝去英雄的深切缅怀。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梧州吕仙祠

曾闻云驭紫虚来,千载残碑剩古台。

采药客来逢旧迹,住山僧傍种新梅。

青蛇剑去虹霓在,黄鹤楼中铁笛回。

无意得游苍水畔,片香惆怅炷寒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罗浮石洞闻离幻大师开山早岁余与友人王崇芳常居此读书前后林枫如丹夏蝉千种鸣和如丝竹有云璈之称因忆寄呈离公

少年曾至恋岩阿,四百峰头慰浩歌。

枫树染霜寒路远,云璈归夏野蝉多。

石留古迹诗微落,洞近群真胜未磨。

闻演三车从此地,向看全愧梦中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挽梁器圃

半生饶负水云情,岂信贞松亦早倾。

不谓隔天还隔世,却能无累学无生。

诗如独鹤含霜洁,墨剩柔翰剪水横。

惆怅茂陵书固在,不知何日索相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秋白门叶广生过登鳞山

山门环水对斜晖,有客迢遥慕翠微。

残暑酷无侵石室,新秋凉已掠渔矶。

行歌青鸟疑相和,施食红鱼去复依。

愧有野情收不得,葛巾芒屦礼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