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景日独何为。

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

头风初定后,眼闇欲明时。

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

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新亭还没有客人,美好的日子独自在做什么。
趁着天气暖和修理茶灶,为了防寒编织竹篱笆。
头痛刚刚缓解之后,视力模糊正要恢复清晰。
轻轻地喝上几杯酒,悠闲地写几句诗。
应该准备两张床榻,一张等待尊贵的客人来停留。

注释

新亭:新建的亭子。
景日:美好的日子。
趁暖:趁着温暖。
泥茶灶:修理或砌筑烧茶的灶台。
防寒:防止寒冷。
夹竹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头风:头疼病。
眼闇:视力模糊。
三分酒:少量的酒。
闲题:悠闲地书写。
应须:应当需要。
公垂:对尊贵客人的敬称,此处指期待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亭内的悠闲景象,反映出一种淡定宁静的情怀。开篇“新亭未有客,景日独何为”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新亭中享受着清幽的自然之美,而不被外界打扰。紧接着,“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则是对环境细节的描绘,通过“趁暖泥茶灶”可以想象到诗人在微温的阳光下品味着简朴而纯净的生活,而“防寒夹竹篱”则透露出初冬的气息和对温暖的渴望。

其后,“头风初定后,眼闇欲明时”可能暗示诗人刚从病中恢复过来,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但精神已经逐渐清醒。接着,“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以浅酌美酒为伴,以诗词自娱,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

最后两句“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侍郎公垂的期待和邀请,设下一榻以待他的到来。这不仅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一种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病愈后独处新亭时的心境与情怀,以及他对自然、生活及友谊的热爱。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秋病起

一叶落梧桐,年光半又空。

秋多上阶日,凉足入怀风。

病瘦形如鹤,愁焦鬓似蓬。

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

华盖何曾惜,金丹不致功。

犹须自惭愧,得作白头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新栽竹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阑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书怀见赠

命服虽同黄纸上,官班不共紫垣前。

青衫脱早差三日,白发生迟校九年。

曩者定交非势利,老来同病是诗篇。

终身拟作卧云伴,逐月须收烧药钱。

五品足为婚嫁主,绯袍著了好归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病卧帝王州,花时不得游。

老应随日至,春肯为人留。

粉坏杏将谢,火繁桃尚稠。

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

空里雪相似,晚来风不休。

吟君怅望句,如到曲江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