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廌所作,名为《经史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渴望,以及他对于书籍和学习的热爱。
“隐君扁舟离五湖,初闻邑子惊陶朱。”这里诗人以隐居之士为自己代称,表明自己的志向是远离尘世,专心学问。五湖指的是太湖,邑子则是古时的贤人,这里暗示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尊崇。
“多金不用五铢术,高阁惟藏万卷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而对书籍的珍视。五铢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世俗的价值观,而诗人的高阁里却藏着无数的书籍,显示出他对学问的重视。
“牙签玉轴比四库,缥帙锦囊过五车。”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书籍的珍爱。牙签和玉轴都是精美的书册装饰,而四库指的是当时最著名的藏书之地;缥帙锦囊则形容书籍的包裹,五车则表示数量之多。
“河间阙遗应复购,汲冢蠹简嗟无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丢失知识的哀伤,以及对古籍的搜寻和珍视。河间指的是古代学者河间献王所藏书籍,而阙遗则是遗失的书籍;复购表示重新购求,汲冢蠹简则形容对于古籍的挖掘和整理。
“碧山学士解传业,黄卷古人相与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碧山之中,作为一名学士,致力于解读和传承知识的景象。黄卷是书籍的代称,而古人则指的是前贤。
“谢庭芝兰信灵秀,窦家椿桂皆芬敷。”这里赞美了两位古代名人的园林。谢庭和窦家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之士,他们的园林因其主人而显得更加灵秀和芬芳。
“朱栏翠瓦照空碧,秋山晚林共扶疏。”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情景。朱栏指的是装饰着红色栏杆的建筑,而翠瓦则是绿色的屋顶,这一切都映照在空中的碧蓝之中。
“寒溪送月出幽谷,白云因风生坐隅。”这里写出了诗人在夜晚,伴随着清冷的山溪和升起的明月,从深邃的山谷中出来的情景。白云则是自然界的美景,而坐在山林之中的诗人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道山三馆限清禁,山中此乐彼所无。”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喜悦和满足。道山指的是道教的圣地或修行的地方,而三馆则是藏书之所;清禁则是清净的禁地,这里强调了山中的安宁与世俗不同的乐趣。
“异时联华陟严近,白虎东观文石渠。”这里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处名胜。联华陟和白虎东观都是古代著名的地方,而文石渠则是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
“愿待善本校中秘,毋令后儒争鲁鱼。”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知识的渴望。善本指的是好的书籍,而校中秘则是对这些书籍进行深入研究和整理,不让后来的学者仅仅为了名利而争夺,像追逐鲁鱼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知识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