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渚诗

钓渚平过水,笔溪清见底。

寒烟晓冥冥,白石明齿齿。

目送归鸿飞,游心志鳣鲔。

手应心不疑,物我相诺唯。

黄雀漫多惊,白鸥来自喜。

之子未投竿,我来频洗耳。

形式: 古风

翻译

钓鱼的小洲水面齐平,笔溪清澈见底。
早晨寒烟弥漫,白石清晰可见。
目光追随着远去的大雁,心中向往着鳣鲔的游弋。
心意与行动一致,人与自然相互承诺。
黄雀虽常惊扰,白鸥却因我而欢喜。
他尚未投下钓竿,我却已多次洗净耳朵等待。

注释

钓渚:钓鱼的小洲。
平:齐平。
笔溪:清澈的小溪。
清见底:清澈见底。
寒烟:早晨的寒雾。
冥冥:迷茫的样子。
目送:目光追随。
归鸿:归巢的大雁。
志鳣鲔:向往鳣鲔(大鱼)。
手应心:心意与行动一致。
不疑:毫不怀疑。
物我相诺:人与自然相互承诺。
黄雀:黄鸟(黄雀)。
漫多惊:常常惊扰。
自喜:因我而欢喜。
之子:他。
未投竿:尚未垂钓。
频洗耳:多次洗净耳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态度。

"钓渚平过水,笔溪清见底。" 这两句生动地描述了一条清澈透底的小溪,溪水轻轻流过,仿佛在画布上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通过对溪水清澈可见底部的描写,传达了心灵之所以清明,是因为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寒烟晓冥冥,白石明齿齿。"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早晨山谷中氤氲升起的寒气,以及阳光照耀下的白石进行描绘。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目送归鸿飞,游心志鳣鲔。手应心不疑,物我相诺唯。" 这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诗人通过目送远行的大雁,表达了自己游心于广阔天地之间,而手应心则是指行动与内心的完美契合,这种无疑虑的心态,是因为物我两忘,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黄雀漫多惊,白鸥来自喜。之子未投竿,我来频洗耳。" 最后几句诗,则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进行描绘。黄雀和白鸥的出现给了诗人惊喜,而自己则尚未开始钓鱼,只是在溪边洗耳,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安详。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鸣琴泉

昔闻流水操,想见流水音。

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

可笑山中人,强作碧沼深。

暗流不复鸣,遗声杳莫寻。

近闻石钟山,苏辨正古今。

郦元与李渤,地下当噤喑。

惜乎不闻此,使我徒登临。

道人笑谓余,胡不求琴心。

何劳弦上声,况此非徽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临溪桧

青青弱草阴,犹能荫寒鱼。

况乃葱茜色,百尺映扶疏。

月烟含清旷,水气相吹嘘。

忽思大明宫,垂杨拂丹渠。

岂无苍翠色,飘飖映茅庐。

日暮生幽寒,寂寞意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封禅碑

魏公如管仲,封禅止文皇。

侈心晚犹在,厥妇故敢猖。

诬彼七十君,哀哉为民殃。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将至嵩山远观瀑布

晚晴紫翠溢平川,三十六峰凝霁烟。

匹练依稀分秀岭,玉虹摇曳舞危巅。

寒光定是连明汉,清气都疑贯九渊。

可笑夜来风吹后,乱沟斜涧亦涓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