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十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

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

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

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开篇"三十不官亦不娶"直接点明诗人对于世俗的漠视,同时也是一种自嘲,说明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常人不同。

"时人焉识道高下"则是对社会大众对于个人价值评判的无奈感慨。接着"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描绘了诗人居所简朴且充满书卷气息的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无奈,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世俗的忧虑。"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则是对家族或同僚中有人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提及,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安慰。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旅程或变迁的预感。最后"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则是对朋友间互相提醒和关切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好、友情深厚的珍视。在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在与豁然。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送刘方平

绮纨游上国,多作少年行。

二十二词赋,惟君著美名。

童颜且白皙,佩德如瑶琼。

荀氏风流盛,胡家公子清。

有才不偶谁之过,肯即藏锋事高卧。

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

漳水桥头值鸣雁,朝歌县北少行人。

别离斗酒心相许,落日青郊半微雨。

请君骑马望西陵,为我殷勤吊魏武。

形式: 古风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刘四赴夏县

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刘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叹美。

声名播扬二十年,足下长途几千里。

举世皆亲丞相阁,我心独爱伊川水。

脱略势利犹埃尘,啸傲时人而已矣。

新诗数岁即文雄,上书昔召蓬莱宫。

明主拜官麒麟阁,光车骏马看玉童。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

赤县繁词满剧曹,白云孤峰晖永日。

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

一朝出宰汾河间,明府下车人吏闲。

端坐讼庭更无事,开门咫尺巫咸山。

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

明年九府议功时,五辟三徵当在兹。

闻道桐乡有遗老,邑中还欲置生祠。

形式: 古风

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