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昂叔圭母蔡夫人二首(其二)

绛幔谈经日,熊丸茹苦时。

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

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

一生同令子,共泣蓼莪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家庭温馨与学术讨论的画面。开篇“绛幔谈经日,熊丸茹苦时”两句,通过对室内布置和药物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又充满智慧气息的环境。"绛幔"指的是用红色丝线织成的帷幕,而"熊丸"是古代的一种药材,常用于滋补身体。这里通过这两样物品的描写,隐约表现了家庭对知识学习和健康生活的重视。

接下来的“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母亲或尊长不断地表示敬意,并且亲近其智慧的态度。"屡修"意味着反复地去拜访,而"亲炙"则是形容与某人关系密切,"母中师"指的是母亲或者类似母亲的人物,在这里被赋予了导师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诗的后半部分“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在境遇的哀伤。"萱堂"指的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这里代表了知识分子之间交流的快乐。而"薌露"则是比喻着眼泪,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哀伤。

最后“一生同令子,共泣蓼莪诗”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亲情与友谊。"令子"指的是有才能或德行之人,而"蓼莪"是一种水生的植物,常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知己共同度过一生,并在面对生活的悲欢离合时相互扶持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学问和友谊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充满哲理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桃蹊梅坞

疏疏密密自成行,共趁春妍斗晓妆。

移得武陵溪上种,传来大庾岭头香。

玄都道士风流别,东阁诗人兴味长。

唤取园丁勤物色,合将何树比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其四)

风月堂中倾国姝,别来风骨太清臞。

良宵梦里殷勤说,玉兔还能捣药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离家

无端轻弃白云坳,似被梅花唤出郊。

岁律堂堂蛇赴壑,宦途役役燕营巢。

数更听雨情何极,忧国怀家睫不交。

老了英雄天不管,那堪更被北山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其五)

金锁难羁五色麟,行藏如减国精神。

可怜张禹孔光辈,气息奄奄泉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