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夜喜新凉

晚来天宇阴,便有如许凉。

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

青编如故人,入眼兴未央。

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

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

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

老来纵眵昏,闭目自焚香。

心清神亦正,圣贤俨在傍。

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傍晚时分天空阴沉,带来如此的凉意。
即使衣襟不觉寒冷,灯火闪烁着微弱的寒光。
青色的书卷如同老友,映入眼帘,激发我无尽的兴致。
回想往昔酷暑的日子,闷热得仿佛沸水蒸腾。
那时百事都懒得去管,哪有闲暇分辨长短。
想到这些,心中深感欣喜,擦拭窗户,准备弹奏古琴。
尽管年老视力模糊,闭上眼睛也能燃香静心。
心境清明,精神正直,仿佛圣贤就在身旁。
这份感悟切勿轻易言说,这美景我将铭记在心。

注释

晚来:傍晚。
天宇:天空。
如许:如此。
衣襟:衣袖。
耿寒光:闪烁着微弱的寒光。
青编:青色的书卷。
炎歊:酷暑。
蒸郁:闷热。
短长:长短。
净琴:擦拭干净的琴。
眵昏:视力模糊。
圣贤:圣人和贤者。
此景:这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夜晚的静谧与清凉,诗人通过对比炎热夏日和当前凉爽夜晚的心境变化,抒发了对新凉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夜的清冷气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在“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将过去酷热的夏日和现在凉爽的秋夜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新凉带来的舒适感受。接着,“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表达了诗人在清凉夜晚,对于世间纷扰毫无兴趣,只愿沉浸在这宁静之中,不去过多考虑世事的复杂。

“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对音乐的热爱。即使到了老年,视力也开始模糊,但闭目自焚香,也能让心灵得到净化,保持清醒正直的心态,仿佛圣贤之人就在身边。

最后,“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则是诗人对这份难得的喜悦和宁静夜晚的珍视,不愿轻易诉说给他人,也不希望自己会忘记这样美好的时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喜悦,是一篇抒情佳作。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十六日复出城

杜门不肯出,既出不忍归。

借问胡为尔,江山栖落晖。

濯濯漱寒玉,青青入烟霏。

柳色明沙岸,花枝作四围。

玉塔天外小,渔舟云际微。

兴远俗情断,心閒人事稀。

我本江湖人,误落市朝机。

计拙物多忤,身臞道则肥。

所以此胜槩,一见不我违。

吟馀尚多思,白鸟背人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十一月忽见雪片居此七年未尝见也

寒色遽如许,神清瘦不禁。

瓦沟声磔索,珠琲乱衣襟。

斯须忽复变,玉片堕前林。

风劲势回旋,飘零蔽遥岑。

落此炎瘴地,七年到于今。

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

今年盈尺瑞,天以慰吾心。

呼儿具杯盘,开樽须满斟。

更制白雪辞,入我绿绮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十九日杂兴(其二)

物理情不齐,人生各有好。

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

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

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

所得无几何,舌焦唇亦燥。

其间狭劣者,不售辄复躁。

亦有操金珠,侯门致私祷。

葡萄得凉州,所求辄复效。

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

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形式: 古风

十九日杂兴(其一)

不是南方热,爱此有永日。

人事断经过,萧然空一室。

风惊窗外竹,声如清庙瑟。

西塘荷已花,北户枣亦实。

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

所以入市朝,愁苦甘首疾。

谪来已九年,底事无忧色。

山林兴甚长,湖海情何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