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送黄梅江明府》。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封疆多难正经纶,台阁如何不用君。” 这两句开篇即点出了时局的艰难与被贬低的人才。诗人以“封疆”比喻国家边疆之战,这是需要英明指挥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台阁”则象征着朝廷,提问为何不起用这样有能力的人才。
接下来的“江上又劳为小邑,箧中徒自有雄文。” 描述了诗人对黄梅江明府的送别之情。黄梅江作为一个小镇,是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点;而“箧中”则是书信的隐喻,“徒自有雄文”表达了黄梅江明府不仅才华横溢,且其文字充满力量与勇气。
“书生胆气人谁信,远俗歌谣主不闻。”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书生往往被视为胆小怕事的人,但诗人却认为他们有着真正的勇气和才智;而“远俗”则是对世俗之见的讽刺,表明黄梅江明府不受流行俗曲所惑。
最后,“一首新诗无限意,再三吟咏向秋云。”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黄梅江明府才华的赞赏。诗中“一首新诗”指的是送别之作,而“无限意”则是对诗歌情感和思想深度的肯定;“再三吟咏向秋云”则表现出诗人对这份离愁的反复咀嚼,以及将这些情感寄托于苍茫的秋日之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黄梅江明府的深切赞美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