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检点閒情抛撇难。闻声对影苦相关。

翻疑锦字传青雀,空忆银针绣彩鸳。

遥听曲,悄凭阑。一墙才隔便蓬山。

从知此夜霏微雨,布被香襟各自寒。

形式: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潘飞声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检点闲情抛撇难”,诗人以“检点”二字开篇,暗示内心的纷扰与复杂,而“抛撇难”则表达了试图摆脱这些情感困扰的不易,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挣扎。

“闻声对影苦相关”一句,通过“闻声”与“对影”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痛苦。声音与影像虽能带来短暂的陪伴,但它们无法真正填补心灵的空虚,反而加深了内心的孤独感。

“翻疑锦字传青雀,空忆银针绣彩鸳”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锦字”和“青雀”、“银针”与“彩鸳”来象征爱情的美好与遥远。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只能徒留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遥听曲,悄凭阑”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听着远方的音乐,默默倚靠着栏杆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孤独与忧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一墙才隔便蓬山”一句,形象地比喻了距离的遥远,仿佛一堵墙将诗人与心中的理想、渴望隔绝开来,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追求美好事物时所面临的困难。

最后,“从知此夜霏微雨,布被香襟各自寒”两句,以自然景象衬托人物心境,夜晚的细雨如同诗人内心的凄凉,而“布被香襟各自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寂,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博子墩,译言橡树林也。有布王富得利第二离宫。风亭雪阁数十里相望,大河湾环,明湖迤?,山光水色,苍翠万重。为布鲁斯第一佳山水

如此江山,问天外、何年开辟。

凭吊古、飞桥百里,粉楼千尺。

邻国终输瓯脱地,名王不射单于镝。

看离宫、百二冷斜阳,苍苍碧。蒲萄酒,氍毹席。

挠饮器,悬光璧。话银槎通使,大秦陈迹。

左纛可能除帝制,轺车那许遮安息。

待甚时、朝汉筑高台,来吹笛。

形式:

水龙吟.独游帖尔园,至沙律定堡看黄叶

可怜瘦尽秋怀,寥空也换凄凉色。

平林远近,西风作意,教伊狼藉。

薄霭愁笼,斜阳冷染,画残金碧。

怪宵来悄听,閒截堕玉,幽蛩语,无人识。

况又江关庾信,尽频年、赋成萧瑟。

殊方异客,空山何处,独寻行迹。

我本飘零,树犹如此,岁华堪惜。

想故园旧侣,著书才罢,一尊相忆。

形式:

金缕曲.雪中读杨崙西寄词,走笔次韵作答

肝胆曾相寄。偶然间、河梁挥手,海天无际。

三载飘蓬忧患足,何况风尘失意。

向海外、高楼孤倚。

极目乡国何处是,猛愁来、怕读君此句。

身世感,尚同慰。鬓丝照影增憔悴。

枉穷边、谈兵说剑,纵论兴废。

马上琵琶供涕泪,陶写羁情未已。

任击筑、狂歌粗俚。

歌罢阴阴天又雪,酌蒲桃、暂作消寒计。

鹦醉喝,玉龙起。

形式:

卜算子.张在初观察席上分咏,余得蒲草

嫩绿点云根,雨后涵春气。

戏谑金钱作小名,不是寒窗味。

短剑剪微风,砚北闻香细。

待洗寒泉白石盘,供养倪高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