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亡儿明道(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失去孩子的悲痛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与不舍。
首句“又忍西河泪”,以“西河”借指古代的黄河,象征着泪水如黄河般连绵不绝,表达了失去孩子的痛苦之深。接着,“吾兹敢丧明”,诗人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失去了光明,即失去了孩子,情感之强烈可见一斑。
“乌生馀一子,猿哭只三声。”乌鸦生下一只幼鸟,却只剩下一只;猿猴哭泣,也只有三声。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失去孩子的孤独和哀伤。乌鸦只剩一只幼鸟,象征着家庭的破碎;猿猴的三声啼哭,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鞠育劳王母,孩提失所生。”这里提到“王母”,在古代神话中常指天上的仙女,此处可能寓指母亲对孩子的养育之恩如同天神一般伟大。然而,孩子却失去了自己的生身父母,表达了失去孩子的巨大遗憾和痛苦。
“蟪蛄空九岁,无命养难成。”蟪蛄是一种短命的昆虫,活不过一年。这里以蟪蛄比喻孩子,虽然只活了九年,但命运却难以让他成长,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失去孩子的无法弥补。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深刻地表达了失去孩子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