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儿明道(其二)

四岁嗟无恃,全凭祖母慈。

甘瓜根蒂绝,老凤羽毛垂。

失乳身尝病,虽贫学未迟。

从予历吴楚,黄口已流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亡儿明道(其二)》。诗中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失去幼子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儿子生前生活的回忆。

首句“四岁嗟无恃”,开篇即点出儿子年仅四岁时便离世,让父母深感无助与悲伤。“全凭祖母慈”则转而描述了祖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表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甘瓜根蒂绝,老凤羽毛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失去孩子的痛苦比作甘瓜失去根蒂,老凤失去羽毛,形象地表达了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和内心的空虚。

“失乳身尝病,虽贫学未迟”两句回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坚持学习的情景,体现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孩子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从予历吴楚,黄口已流离”则描述了孩子随父母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最终因年幼而离世的悲剧结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哭亡儿明道(其三)

万里频随父,难虞自幼龄。

新归作吴语,初读喜葩经。

笔札能多取,弦歌解细听。

童魂方二尺,可复伴囊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哭亡儿明道(其四)

庾信伤心极,胜衣恨二男。

从来词客泪,不独为江南。

写爱松烟好,餐馀荔子甘。

东门难不哭,朝夕泪长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哭亡儿明道(其五)

汝母知书甚,埋香已六年。

黄泉今教汝,紫玉未还天。

归妹真无实,童乌不与玄。

道香诗卷在,谁与守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哭亡儿明道(其六)

返葬陪而母,凄凉向海云。

前为西雁冢,上是华姜坟。

地下精魂聚,人间骨肉分。

秦淮将汉口,相望在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