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如逆旅,来去何容易。
对面正谈笑,转头成梦寐。
伤哉手上书,已矣胸中事。
义不复驾骥,洒尽辞家泪。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悲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诗人将人生比作逆旅,强调了来去之易,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测性。"对面正谈笑,转头成梦寐",生动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别离,如同梦境般短暂而虚幻。"伤哉手上书,已矣胸中事",表达了对知识与理想追求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挫折时的无奈与失落。"义不复驾骥,洒尽辞家泪",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放弃追求高远目标的决绝行为,以及离别家乡时的泪水,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记得高山否,淮东非所归。
谁迎玄冕去,自趁白云飞。
泣尽孤儿血,空遗旧日衣。
容州公莫去,此地故人稀。
平生富情义,至死不寐悔。
更无桃花米,惟有银鱼佩。
一家将奈何,九子尚无配。
魂兮且勿忧,幸有山公在。
一从洪井到处州,见说洪人总泪流。
本望圣朝令久任,若论明吏合封侯。
高才所至都无事,厚德于今可镇浮。
故作此诗传野史,不须铭记掩诸幽。
鱼有所归,鸟有所栖。孤坟累累,子将何依。
束子之装,裹子之粮。促登汝航,往归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