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笑真成亟负余,可人懒散费招呼。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署名为李石。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
"一笑真成亟负余,可人懒散费招呼。"
这里的“一笑”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琐事能够以幽默的心态去看待,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可人"指的是那些普通人,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烦恼和麻烦往往是懒散且不知所措的状态。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诗人在这里通过“忘言”和“摩诘”两位古代隐逸之士来比喻自己,即使身体有疾,也像他们一样,不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卢仝”是一位唐代诗人,以其耿直而闻名,诗人借此形象表达了即便是健康的人也可能会不自觉地倒下,但并不需要别人的扶持。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景象。“野葛”指的是野生植物,可以作为食物来源,“三餐”则表示日常的饮食。而“桃花”往往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约吾徒”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向往。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杜门”这个意象(通常指隐居或避世),表达了自己与春天一同在自然中度过时光,享受着岁月的流逝。在“风雨声中”,诗人的胡须长白,既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也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五年去国若为欢,九日逢秋强自宽。
树搅冰霜惊岁晚,山围雾雨试朝寒。
不关鸟帽随风落,只把红萸对俗看。
惟有东湖无可遣,一杯香泛落英餐。
老去轻时节,忧来稔岁年。
黄花关上戍,青草渡头船。
望眼知谁属,归心只自怜。
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
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
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
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
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山程趼足肯相从,未厌崎岖易道东。
二马仙风还旧观,六鳌香饵看新功。
北田夜诵披莲蕊,东阁春归折桂丛。
努力锦衣双拜手,寿杯堂上雪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