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感慨时光易逝、忧虑年岁增长的情景。黄花关上守卫边疆,青草渡头乘船离去的意象,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望眼知谁属”一句,表明诗人在远方眺望,只能通过目光寻觅过去的记忆,无从询问现实中的亲友或故土。"归心只自怜"则是说归心似箭,但又只能自我哀悯,无法真正实现归乡之梦。
最后两句“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意味着诗人目前还能享受微薄的俸禄,但并未敢于计较未来是否能够拥有美好的田园生活。这不仅表明了对物质基础的担忧,也反映出对稳定安逸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沉思,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同时,这也是一种普遍的人性共鸣,表达了人们对于青春易逝、岁月匆匆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共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