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其一)

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

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

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

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学省任职已三年,今日考试我们又聚首。
登高赏景慢品酒,为防潮湿寻芎藭。
从乡村流离失所后,漂泊江湖风浪起。
我含悲忍痛的忧国泪,只能滴落在菊花丛中。

注释

学省:古代官署名,负责教育和选拔官员。
别:分别。
文闱:科举考试的地方。
九日: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曲糵:酿酒的原料,代指美酒。
芎藭:一种药草,这里指避湿之地。
田舍:乡村住所。
飘零:流离失所。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
忧国泪:因国家大事而忧虑的眼泪。
菊花丛:象征隐逸或高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登高避湿、怀念故土和忧国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学省三年别,文闱九日同" 表明诗人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但与亲友久别,而此刻却与文人共度重阳节。"登高迟曲糵,避湿到芎藭" 描述了秋天气候的变化,诗人为了避免湿气而登山至丛林之中。"田舍飘零后,江湖震荡中" 写出了秋季农田与自然景观的萧索景象,这种描写常常寓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忍将忧国泪,滴向菊花丛" 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国之情。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不拔和高洁,在这里成为诗人倾诉哀愁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孤独感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又送马氏兄弟归彭门

山程趼足肯相从,未厌崎岖易道东。

二马仙风还旧观,六鳌香饵看新功。

北田夜诵披莲蕊,东阁春归折桂丛。

努力锦衣双拜手,寿杯堂上雪髯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亭三首(其三)

小圃依山入,危亭隐磴斜。

林塘扫寒雨,篱落卧疏花。

处士七松宅,先生五柳家。

柴门何所待,倚杖数昏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山亭三首(其二)

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

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

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亭三首(其一)

春日山亭饭,青枝古树阴。

亲朋知老病,田舍岂初心。

月白水泉莹,花多烟雾深。

酒边防恶俗,醉语费披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