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
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
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
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乱世中的超然与从容。他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保持着一份难得的闲情。每当分别时,他也不去挂念那不知名的远方,只是见面时便长时间地沉浸于对往昔的回忆之中。诗人通过“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表达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看法:不是因为疾病才吃药,也不是因为忧愁而饮酒。这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最后两句“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幽默感的态度。这里的“吟髭”可能是指诗人在长时间的沉思中,不经意间嘴角挂着微笑,而“白数茎”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小确幸持有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乱世时保持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守。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
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祗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