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祗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寒冷的灯光下度过了整宿,外面是塞鸿的呼啸声和纷飞的大雪。诗人处于乱世之中,无人认识他,只能在废弃的寺庙里吟诵诗句,甚至惊起了鬼魂。
然而即便如此艰难的情境下,诗人的志气并未被击垮,他举杯饮酒,以此来增添自己的豪情壮志。他将身后的世事都托付给了一位尊贵的公卿,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权势人物的依赖和求助。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报答恩德、不愿意虚度一生的一种坚定信念。男儿应当仗剑行走在世,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酬谢生命中的恩情,而不是平凡无奇地活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孤独、颓废与抗争精神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立马不忍上,醉醒天气寒。
都缘在门易,直似别家难。
世路既如此,客心须自宽。
江村亦饥冻,争及问长安。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
难与英雄论教化,却思猿鸟共烟萝。
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
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欲住住不得,出门天气秋。
惟知偷拭泪,不忍更回头。
此日祗愁老,况身方远游。
孤寒将五字,何以动诸侯。
交道有寒暑,在人无古今。
与君中夜话,尽我一生心。
所向未得志,岂惟空解吟。
何当重相见,旧隐白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