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士有似之者,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
于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美景中畅饮赋诗的愉悦情景。首句“士有似之者,异世而同科”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相通,与古人共鸣一脉的情怀。接下来的“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有草亭的自然景观,而“人物晋永和”可能指的是与朋友在一起时,那种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
中间两句“于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写出了诗人享受大自然所提供的美食,水中的鱼可以捕捞而得,桌上有丰盛的美酒佳肴。这种生活情趣充满了田园诗人的自在与快乐。
末尾两句“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则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激发创作欲望,用敲击船板的声音作为节拍,赋予一首像滔滔江水一般奔流不息的诗篇。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是典型的田园生活诗歌。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达人乐所乐,小智忧其忧。
平生见飞鸢,常忆马少游。
门前车骑喧,孰与园林幽。
虚舟苟欲去,鸥鹭犹当留。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
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鸰原,比屋赖虎幄。
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人终眼青。
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
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