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一)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

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

有田付鸰原,比屋赖虎幄。

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形式: 古风

翻译

诗来自双井,太史家族又创作。
一片苇叶如天地旋转,淡酒味道也显得微薄。
把田地托付给鸰原,家家户户依赖虎幄庇护。
回头嘲笑那些写玄理文章的人,感叹他们的孤寂与落寞。

注释

诗:双井。
太史氏:古代官职,这里指太史家族。
复作:再次创作。
一苇:象征轻盈,可能比喻诗人的作品。
天地旋:形容变化极大。
玄酒:古代对淡酒的称呼,寓意朴素。
滋味薄:味道清淡。
鸰原:可能指代田地或田园生活。
虎幄:像虎帐一样,形容保护和庇护。
草玄池:可能指代从事玄学或哲学思考的人。
投阁:投掷书卷于门,表示放弃或失落。
嗟寂寞:感叹孤独与寂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隐逸自得的情怀。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开篇即点明诗歌的来源,双井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化或者艺术的源泉,而太史氏则是古代掌管文书档案的人物,这里用以表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这里的意象非常强烈,一苇舟在浩瀚天地之间来回穿梭,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玄酒则是古代的一种神秘饮料,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有田付鸰原,比屋赖虎幄。”诗人将自己的物质基础与自然界相联系,将耕作的田地交给鸾鸟,居所则依托于猛兽虎的庇护,这种生存方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信任。

“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诗人面对着一片清幽的水景,不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草长莺莺,水色如墨,这种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孤独和淡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古典文化的底蕴,同时也透露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意趣。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过庐山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人终眼青。

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

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文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馀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祐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形式: 古风

过新滩作出峡行

蜀道登天难,尤难溯流入。

自峡上夔渝,江险滩节密。

前年冲寒来,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缕,寸挽退或尺。

旬宣愧罔功,征戍幸逭责。

仁哉圣主恩,有诏许归佚。

匆匆乘月下,初值朱明律。

常年桃涨后,此际梅潦溢。

危漩若釜沸,惊湍如矢激。

今年独何异,水势平于席。

仅添半篙绿,稳泛万顷碧。

纵横顺濆淖,隐见辨沙碛。

毋庸事盘滩,了不惧触石。

一日涪州岸,三宿云安邑。

滟滪露山骨,底柱屹中立。

巫峰披宿雾,奇哉翠欲滴。

建瓴高屋易,百里一瞬息。

安然中流坐,恍若前山失。

舟轻蜚鸟过,岸駃脱兔疾。

伊滩以新名,此水虑微涩。

黎明报船步,数尺长一夕。

波臣信有助,棹师喜何剧。

前竿与后枕,橹六视听一。

招呼左右向,心手应相得。

所取无釐差,其矢如绳直。

载瞻洺川祠,不远西陵驿。

倏焉飞廉怒,捲起浪涛白。

篙篷掀欲舞,绠缆系惟亟。

凡我同舟人,相顾几动色。

兴言大川涉,畴为讯诸易。

古谚固有云,飘风不终日。

须臾棹歌发,安危在漏刻。

衰迟嗟我生,险阻几身历。

萍梗遍江海,星霜老疆埸。

此行亦良苦,岂敢计终吉。

始入凡四旬,今出仅更浃。

行止非人为,扶持有神力。

瓣香荐牲酒,对越寸衷赤。

自兹丘樊归,谨无以形役。

晚来贺平善,诗以纪其实。

形式: 古风

初到善权香火院

寺有宗盟几百年,洪恩新锡出尧天。

三生香火前因在,一段林峦旧识然。

华表鹤归今岂异,葛陂龙化古尝传。

更须行脚江湖了,来结云山不尽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